即时新闻
深受自然启发的芬兰当代珠宝设计
芬兰珠宝设计里充满值得探索的故事。
Chao & Eero/Iiro Muttilainen珠宝工艺需要精细的手工技术以及长时间的投入,芬兰的珠宝设计师传承了深厚工艺传统,以执著的工匠精神,用时间凝结成艺术,将故事融入每一件独一无二的设计里,佩戴的人也得以延续故事,让珠宝与人的对话不断诞生。
芬兰设计一直拥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它总是将美好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最细微的地方展现人性化的体贴,从家居建筑到首饰设计都是如此。
许多芬兰设计师都曾设计过珠宝并受到国际瞩目。经典大师塔皮奥·维尔卡拉(Tapio Wirkkala)曾设计几款独特的项链与耳环;设计品牌Aarikka创办人盖亚·阿里卡(Kaija Aarikka)在1955年为迪奥(Christan Dior)设计四款项链;珠宝大师比约恩·维克斯腾(Björn Weckström)的设计项链与手镯则佩戴在电影《星际大战》的莉亚公主身上。
芬兰珠宝艺术家常在设计珠宝时,探讨人与身边自然环境的关系。当代首饰使用的材料除了传统常用的贵金属外,还包括各种手边可得的材质,比方纸、塑料、织品等。
比方,Coruu就以设计精美的硅胶珠宝而声名远扬,设计的耳环、项链和手镯质地轻盈,触感柔软,过敏体质人群也可安心佩戴。AIDA impact使用丝绸和珍珠等优质天然材料,并且强调珠宝品牌的社会影响力。Mine Güngör采用可持续的芬兰桦木或从欧洲其他地方采购的再生亚克力制作珠宝,并且以佩戴者的角度出发设计。Korus Design则在设计中使用符合道德标准的宝石和再生利用贵金属。
有些设计品牌则将各种不同的科技融入设计。去年,Lumoava就联手芬兰Heart2Save公司打造了一款造型优雅的项链,由此名声大噪。该项链可帮助佩戴者监控心律,几秒钟内便可在智能手机上显示人工智能分析结果。
追求精致手工并持续创新
琪尔丝蒂·蔸卡丝(Kirsti Doukas)是芬兰最广为人知的珠宝设计师之一,她过去曾长期担任《卡勒瓦拉》珠宝的首席设计师,2006年得到芬兰国家设计大奖,2014年则获得Pro Finlandia奖牌。
她的成功不是偶然,在芬兰西部农家成长的传统工事体验让她学到,要做任何事,就要脚踏实地做到最好,她也长年一心一意地投注于珠宝设计,甚至曾一天12个小时投入工作,并且持续追求创新与进步。近年来她结合珠宝设计和新技术,打破界线创造兼顾美感与功能的全新穿戴理念。比方她使用尼龙 、紫水晶、柠檬黄水晶和橄榄石,并结合手工镶嵌和3D 打印的作品《蝴蝶生态之夜》项链,既精致又美丽 。她曾在访谈中说:“首饰有如可以让人带着走的迷你艺术品。”
有些珠宝设计师也跨界其它设计领域,并将这样的特质反映在珠宝设计上,设计师银妮·派尔南宁(Inni Pärnänen)就是一例。在长期钻研珠宝设计之外,她也将触角伸往空间及立体设计,因此她的设计珠宝艺术中,常可看到强调三度空间与几何图形的设计,其中一件极受欢迎的作品是《夏》花墙。
她使用环保桦木胶合板,将五边形的桦木花互锁组成不同形状,赋予更多使用上的可能性,既可隔断室内空间,也可以作为艺术装饰。她在访谈中说:“观察材料或形式尺寸,用作首饰或用作墙上装饰有何不同与变化是件有趣的事…设计过程中,好奇心也是好的伙伴。”
将故事融入每件独一无二的珠宝
每个珠宝艺术品都是生命的故事,对设计艺术家马迪·玛特森(Matti Mattsson)来说,材质本身已经充满故事。他从1970年代起,就开始将通过不同旅程来到手边的废弃材料变身首饰或艺术品,锅盖可以变成墙上的时钟,羽毛变成指针,每个旧物品都有故事,而他发挥无限的想象力,用幽默的方式赋予物件新生命。
他的作品也散发出自在缓慢的气息,一如他曾说过的:“缓慢其实也是快,如果急迫地做工,可能反而会不断地在同一个地方一做再做。”他的工作室对外开放,欢迎人们将回收的物品拿去让他重新创作出新气象。他也被选为2020芬兰年度珠宝艺术家。
哈利·徐亚能(Harri Syrjänen)自称为艺术手工工匠,因为他的创作不限材质,既设计不同材料的珠宝,也使用皮件,他擅长将故事融入创作中,作品中常见动物形象并深具幽默感,他常根据材质的特质出发设计,并将对大自然的思考融入其中。他用乌木和银设计的《蜜蜂翅膀》系列就入围“芬兰2021年首饰”决选。
设计师黒莉·高哈能(Heli Kauhanen)的创作理念是追求可持续性的高水平作品,并将美丽带进日常生活。她最常使用的材质是银饰、石头、钛、和玻璃,偶尔也添加一点奢华的宝石元素。对她而言,大自然的风、光线、和动作都是灵感源泉,故事也是:“具有启发性的故事、知道珠宝能为佩戴的人带来新的故事,都能为我带来灵感。我也希望我的珠宝品质,可以像妈妈传给女儿那样一代传一代。”
她的客户群也延伸到芬兰总统府,曾在芬兰建国百年时,受邀为总统府设计珠宝,其设计项链由芬兰第一夫人叶妮·郝季沃(Jenni Haukio)在芬兰诞辰 100 周年的晚宴上佩戴。
深受自然启发的巧夺天工
芬兰四季鲜明又瞬息万变的大自然,常成为设计师创作的灵感源泉,2005年成立的双人品牌Chao & Eero是其中一例。郭昭贤(Chao-Hsien Kuo)与艾罗·辛萨宁(Eero Hintsanen)的作品都深受自然影响,却衍生出截然不同的风格,一个宛若芬兰温暖的夏花,另一个则犹如坚韧刺骨的寒冬。
相对的,生长于芬兰自然乡间的Eero作品则表现大自然的原始力量,风格大胆直接,并且深受古老神秘传说的启发,他说:“我想要不断挑战银饰设计的界限。” Eero也擅长用独具风格的设计语言,以人体结构为灵感创作珠宝艺术,比方他的作品《脊椎》项链就被芬兰名歌手雪兰·阿尔托(Saara Aalto)佩戴参加2018年的欧洲歌唱大赛。他不畏于重新诠释传统并打破疆界的风格,也为他赢得了“芬兰2019年度金匠”的奖项。
用自然或回收材质创造的可持续性珠宝设计
很多芬兰的艺术珠宝设计师,都用自然材质变幻出各种惊奇的美好设计。亚娜·叙瓦娜亚(Janna Syvänoja)从数百张极薄的纸,创作出透光并带有雕塑感的作品,既适合作装饰,也适合随身佩戴。比方她在自家附近散步时捡回来的加拿大百颊黑雁的羽毛,就被她做成大型装饰艺术。她自述创作过程是与材质的自然纹理深深结合的:“当材质上特定的形状与元素开始跟随彼此,并在我手中找到节奏与韵律,奇迹就诞生了。”她的作品已被收藏于全球30个博物馆中,并曾获得瑞典的尤金王子(Prince Eugene Medal)奖项。
另一位設計師爱诺·法雯(Aino Favén)常在作品中讲自然的故事,并擅於将废弃的塑料手套和塑料袋化身艺术及珠宝作品,用可回收塑料瓶和靛蓝染色丝纱创作的作品《蓝色》是其中一例。她描述选择使用废弃塑料做材质的原因:“这不只是为了回收与环保,事实上,我也喜欢塑料的材质特性以及它的表现力。”
艺术家维贝克·潘迪克(Wiebke Pandiko) 则结合来自海洋的漂流木,和用塑料袋制成的白色花朵,创作出一系列形似各种不同草本植物的木质项链,比方名为“旱金莲系列“的永生花项链。
芬兰当代珠宝设计走向世界
芬兰也有一些组织与团体,协助推动艺术首饰走向国际,芬兰珠宝艺术协会(The Finnish Jewellery Art Association)从2005年起开始为芬兰的设计珠宝艺术家举办展览活动,今年十月并将迎来(KORU7)第七届国际当代珠宝设计三年展(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jewellery triennal)。
2018年,钻研芬兰艺术珠宝设计多年的视觉设计师丁怡(Ding Yi)则在赫尔辛基设计博物馆的对面,成立芬兰第一间专门展示珠宝艺术设计的《高山》(GAo ShAn)艺廊,她与芬兰珠宝艺术协会合作,首次把18位芬兰设计师的珠宝艺术作品,带进本届《设计上海》(Design Shanghai)的展场。
她在定居芬兰之前曾在伦敦学习过时尚策展,并将这样的背景融入艺廊的创立中:“我想通过自己多文化的背景和一个“外来人口”的视角将感兴趣的这部分芬兰手工文化进行一个实践研究,并且展示延续推广芬兰手工艺术,这是开设这个芬兰当代首饰画廊的初衷,”她说道,“”希望借由这个专精于芬兰当代首饰设计的艺廊,给予更多年轻首饰设计师艺术家一个交流的平台,让芬兰本地人与国际都更能看到这些珍贵的手工艺术设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