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 People
  • Long Read
  • Opinion
  • Images
SUBSCRIBE

Five from Finland

Space technology

Thanks to its world-class research capabilities, technology expertise and accommodating business climate, Finland has the ability to significantly accelerate space business in the coming years.Julia Bushueva

With the space industry on the rise, more and more Finnish enterprises and research organisations are seeking new business opportunities for producing and applying space solutions that benefit the planet and humanity.

第一颗芬兰卫星由阿尔托大学设计制造,取名阿尔托二号卫星,于2017年春天发射升空,吸引公众广泛关注芬兰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发展动向。事实上,芬兰技术早已进入外太空,大量部署应用于空间扫描仪、卫星和国际空间站(ISS),甚至登陆火星

芬兰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实力与技术储备,营商环境宽松自由,有望在未来几年里大力加快发展太空业务。此外,芬兰国家太空战略指出,计划将在2025年之前打造出全球最具吸引力、最灵活的航空业发展环境

下文罗列近年成为媒体焦点的芬兰五大太空技术解决方案。

ICEYE提供及时可靠的雷达卫星图像,增强政府与工商业决策能力。 图片来源: ICEYE

这家充满活力的太空科技初创企业推出合成孔径雷达(SAR)微型卫星,颠覆传统地球成像技术,首颗卫星ICEYE-X1号已于2018年初发射升空。

SAR遥感成像技术独具优势:无论何时、无论天气状况如何,即使在黑暗和阴天条件下亦能提供可靠成像数据。此外,该项技术还具备高频率成像与时效性优势,成为物体探测、目标跟踪、活动监测等任务的绝佳解决方案。

2020年9月,ICEYE筹得8700万美元资金(约7400万欧元),加快卫星开发进程。

截至2021年1月,这家企业已经成功发射了10颗SAR卫星,并计划在今年内发射另外10颗。ICEYE并且宣布已在2020年签署了总价值共5000万美元的雷达卫星成像技术服务、解决方案、与卫星任务等合同,较前一年成长了十倍。

“ICEYE帮助解决难题,影响全球千千万万人的生活,” ICEYE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拉法尔·莫德谢夫斯基(Rafal Modrzewski说道,“我们的团队凭借无可比拟的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赢得客户赞誉。我们为此深感自豪,并将继续不懈努力。”

凭借丰富的太空技术开发经验,诺基亚正在建设首个月球蜂窝网络。 图片来源: Adobe

全球知名的芬兰网络科技巨头诺基亚在空间技术、卫星通信领域拥有丰富经验,成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合作伙伴,将在月球建设部署有史以来首个蜂窝通信网络,预计于2022年末建成。建设蜂窝网络是实现人类宏远登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未来火星任务”提前热身”。

公司旗下诺基亚贝尔实验室(Nokia Bell Labs)将设计超紧凑、低功耗、太空强化型端到端LTE解决方案,并由美国航空航天工程企业直觉机械公司(Intuitive Machines)运送至月球表面,为宇航员提供关键通信能力,实现月球漫游车远程控制、实时地图导航和高清视频传输等功能。

“在月球表面首次实施应用高性能无线网络解决方案,诺基亚贝尔实验室再次开拓创新,突破传统、超越极限,”诺基亚首席技术官兼诺基亚贝尔实验室总裁马库斯·埃尔登(Marcus Weldon说道

多年来,维萨拉与芬兰气象研究所致力开发先进技术设备,助力火星研究。 图片来源: NASA

维萨拉与芬兰气象研究所(FMI)对太空探索领域并不陌生,已长期参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空探索计划。2020年,芬兰气象研究所采用维萨拉全球领先传感技术,设计开发压力湿度测量装置,搭载NASA火星2020 “毅力号”探测器驶离地球轨道

2021年2月,探测器登陆火星,芬兰制造的测量仪器随即开始从火星表面获取准确可靠的压力与湿度数据。同时,毅力号与2012年发射的好奇号探测器形成小规模观测网络,后者同样配备由维萨拉和芬兰气象研究所打造的类似解决方案。

“维萨拉核心传感器技术助力探测火星、提供准确可靠的火星测量数据,我们深感荣幸,”维萨拉产品与系统部门副总裁丽萨·奥斯特伦(Liisa Åström表示,“希望在测量技术的帮助下,我们能够为当下最紧迫的问题提供解决之道,比如气候变化。”

芬兰气象研究所行星研究与空间技术组组长玛利亚·甘泽(Maria Genzer表示:“由于火星与地球非常相似,其大气研究独具重要意义。”通过研究火星,专家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大气行为。

VTT创新成果丰硕,为欧洲航天局打造一款增强现实培训操作工具,为宇航员进行人机协作提供便利。 图片来源: Pixabay

几十年来,VTT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致力研究太空技术,打造诸多实用性解决方案,应用于国家防卫、公共安全、海事海运、交通运输及农业生产等领域。VTT的尖端遥感技术傲立于世,作为其代表性创新成果,微型光谱成像仪VISION用于测量大气层气体状况。

2020年9月,毕加索号(PICASSO)搭载VISION成像仪发射升空。该科研卫星由比利时皇家航天航空研究所(Royal Belgian Institute for Space Aeronomy)为欧洲航天局(ESA)设计制造,重3.5公斤。成像仪将对大气上层进行各种科学测量,包括日食、夜光和臭氧分布测量。

“将大气测量仪表高度集成并放入牛奶盒般大小的卫星,挑战巨大,但同时带来大量科研机会,”VTT课题组组长安蒂·纳西拉Antti Näsilä解释道,”未来,像VISION这样的仪器还可以用来测量其他气体,比如二氧化碳和甲烷。”

2020年初,VTT还向欧洲航天局交付一款增强现实培训操作工具,为宇航员进行人机协作提供便利。首席科学家卡伊·赫林(Kaj Helin介绍称,该工具“可降低人为失误风险,显著提高工作绩效”。

Varjo打造具有人眼分辨率的虚拟现实设备,为航天培训准备工作开拓全新维度。 图片来源: Varjo

Varjo公司打造具有人眼分辨率可视化图像的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不断突破技术极限,满足专业人士严苛需求。2020年6月,波音公司选中Varjo独家虚拟现实技术,让宇航员不离开地球便可体验沉浸式太空飞行培训。

波音公司星际航线(Starliner)计划将开发一款载人飞船,用于运送宇航员往返于地球和国际空间站。宇航员现正使用Varjo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完成各项培训环节,包括发射前准备、对接、降落以及处理紧急状况。

“我们非常自豪能够提供这项技术,将工业培训应用无限扩大,甚至延伸至外太空,” Varjo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尼可·艾登(Niko Eiden说道,“佩戴我们的设备,宇航员犹如置身于星际航线太空舱,通过虚拟方式操作舱内开关和控制面板,并读取机组显示器实时数据。此类科技进步成果可能彻底改变飞行员训练方式。”

By: Zhanna Koiviola
20.09.2021